?
咨詢熱線:
020-34385911
020-34371477
微信預約:
13316087099
發布時間:2021-03-27
以世界首位變性人Lili Elbe 的傳奇故事為背景拍攝的電影《丹麥女孩》,重現了最早接受性別重置手術的丹麥畫家與太太的傳奇故事。
在故事的開始,他們是恩愛的異性夫妻
丈夫埃納(Einar )是位風景畫畫家,才華橫溢,年紀輕輕,負有盛名,頂級畫家之一,性格內向、害羞、隱忍。
太太格爾達(Gerda)是位人物肖像畫畫家,相對於丈夫而言,那時她的天賦還未綻放,不被世人認可,性格開朗、自信、勇敢。
他們生活在維也納,恩愛有加,親密無間,每個眼神都充滿著深情與眷戀,是彼此獨一無二的存在。
他們的感情,令人羨艷,結婚6年依舊恩愛如初,朋友烏拉調侃埃納的眼中只有一個女人——他的太太格爾達。
一場“變裝”遊戲
一次,芭蕾舞女模特烏拉缺席,但格爾達的交稿時間快到了▓,她的進度已落下太多了,不得已只能求助丈夫埃納,請他穿上女模特的鞋襪,助她完成畫作中腳與裙擺褶皺的部分。
埃納理解太太的壓力,願意幫忙,但對於女裝,他的內心有著雜的感受和掙紮,渴望又逃避。
原來,埃納內心有個塵封已久的秘密:兒時的埃納曾偷偷穿過媽媽的圍裙,那樣子甚是美麗。童年好友漢斯█也為之失神,情不自禁親吻了他。這一幕被埃納父親撞見,父親非常生氣,打了漢斯一巴掌,趕走了他。後來因為父親的強█勢幹涉和糾正,埃納壓抑了自己與生俱來的女性部分,以男性身份生存著。
渴望擁有女性生活的潛意識欲望,蟄伏著,不時探出觸角:迷戀般欣賞芭蕾舞女演員的女性線條美,興奮又小心翼翼碰碰觸著芭蕾服的質地,回味著太太唇膏的味道,愛惜又莊重的折疊好太太的內衣褲……他深情地註視著這些所有女性輕而易舉就擁有的東西,像少女懷春,迷戀著、留戀著、竊喜著,又怕別人看破、察覺、知曉。
心中那道防線一直提醒著他,保護著“她”,以免他暴露內在真正的渴望。因此,在一開始,他拒絕穿上裙子,他害怕自己一旦穿上,心中的渴望再也無法抑制。
當著女裝的埃納被取名為“莉莉”(Lily),當太太格爾達和好友烏拉歡迎並喜愛著“Lily”時,埃納放松下來,接受了這場變裝遊戲。他們都覺得“莉莉”是“莉莉”,“莉莉”不是“埃納”,也不是女裝的“埃納”。
這場變裝遊戲開始了。
後來就變了,這不是遊戲
那時,埃納與太太格爾達以為“莉莉”是他們創造出來的一個虛擬人物,他們可以▓控制住——想讓“她”出現時,她就出現,想讓“她”消失時,她就消失。
他們很快樂,在這場“遊戲”中感到刺激和愉悅。
然而,慢慢的,兩個人都感覺哪裏不對勁兒了。
“她”逐漸蘇醒了:“莉莉”被男性追求,他們親吻了;“莉莉”偷偷去見了桑達爾;“莉莉”不僅白天存在,晚上也想存在……
“他”慢慢消▓失了:埃納存在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埃納不再對女性有性興趣了;埃納不再畫畫了……
面對埃納的這種轉變,格爾達的內心是崩潰與掙紮的,她絕望著、掙紮著:“還是不要再讓莉莉出現了。你看到了嗎,莉莉是不存在的?”“是我們捏造出來的”“我們是在玩遊戲”“這太荒誕了,我們必須停止”。
埃納無助又悲傷:“我知道,可後來▓就變了”“我知道,我會努力(變回來)的”。
然後,有些事情,是努力也無能為力的。
我要我的丈夫回來
回不去了
埃納的男性偽裝徹底消失了,女性靈魂開始占據他的一天。
那天,太太格爾達回到家,看到以“莉莉”狀態出現的埃納,她知道他們再也回不去了,她的丈夫回不來了!
她潸然淚█下:“別再跟我玩遊戲了,太愚蠢了。我要見見我的丈夫。”
“莉莉”對此也無能為力:“拜托了,格爾達,別覺得這是█遊戲。(我是真正存在的,這是沒辦法改變的事實)讓我來幫幫忙吧(埃納是真的回不來了,但我想幫幫忙)”
格爾達哀求著:“把他找來,我要跟我的丈夫聊聊天,抱抱他,我需要他。”“不能把他找來嗎?試一下,可以嗎?”
“莉莉”:“我做不到””我做不到,真的很抱歉。”
“埃納”在埃納心理上消失了,這個陪伴他多年的身份,消失了,“莉莉”才是真正的“她”,
以“莉莉”的姿態生活,才是他真正所求。
LGBT人群之一:跨性別者中的▓易性者
埃納是一名跨性別者。
跨性別,指個體的性別認同不同於其出生時被指定的生理性別 。跨性別是一個概括性術語,涉及所有性別表達不符合社會傳統定義的男性與女性生理性別範圍的個體,包括跨性別男性、跨性別女性和性別酷兒等性別認同 。
埃納屬於跨性別者中的跨性別女性,由男性轉變為女性的跨性別者。
由於埃納最後接受了性別重置手術,成為了一名“女性”,可歸屬於跨性別者中異性戀者群體。
易性戀者,也稱變性欲者、變性人,是指那些“相信他們的生理身體不能代表他們的真實性別的群體”,比如,出生時的性別是男性,但其心理上的性別認同是女性,“一個男人的▓身體,一顆女人的靈魂”。
有人曾說道,“也許沒有多少人能夠體會每天▓早晨起來洗臉時,看到鏡子裏的那張男人臉恨不得砸掉鏡子。也沒有多少人能夠感受外出不能穿著自己喜歡的服飾,恨不得這輩子都不要出門的傷痛”。
在《丹麥女孩》中,埃納在發現自己內心的沖突——渴望成█為一個女人,內心很痛苦,很矛盾。這也正是這部電影讓人感動的部分之一。埃納一方面想要做“莉莉”,另一方面又不想傷到太太的感受。
太太目睹丈夫一點點的變化,也承受著很多痛苦和失去,暗自神傷,她看著自己的丈夫變成了自己的“閨蜜”,??看著他對自己失去性趣,看著“她”開始愛上了其他的男人……??他們夫妻再也回不去了。
他們曾尋求醫生的幫助,試圖想搞清楚這種變█化,??但當時的醫生,要麽認為這是埃納的內分泌失調,要麽認為這是他的一種妄想,認為他的精神分裂,??想強制性將他關進精神醫院治療。??格爾達沒有放棄他,也沒有拋棄他,她幫丈夫逃出了醫院,她覺得她的丈夫沒有病,??她的丈夫是正常人,只是她的丈夫想要成為一個女人。
她帶著埃納從??維也納逃到了丹麥。??正是因為來到丹麥,埃納最終實現了自己的渴望,成為一名“女性”。
剛到丹麥,??埃納曾有一段時間想為了太太格爾達放棄莉莉,努力回到男性的性別角色,?但他不再是幸福知足、熱愛畫畫的埃納,而是一具行屍走肉,是不快樂的,??是悲傷的,是沒有生機的。太太格爾達感覺到他的壓抑,察覺到他隔離下的痛苦,於是找到埃納童年好友漢斯,一起?想要幫助埃納??弄清楚他的困惑,幫助他找回自己。
埃納內心總有一種躁動,這種躁動促使莉莉現身——女性的衣服,女性的姿態,想要出去展示女性的吸引力。
悲劇的是,“她”吸引到兩個男流氓,被調戲並挨了一頓羞辱。
感動的是,這個可憐兮兮的孩子,被童年好友漢斯、太太格爾達的理解和疼愛,“無論是現在的你,還是以前的你,我們都愛你。”
初戀和太太的接納與愛護,讓埃納有了更多的勇氣。
他們終於遇到??一個不一樣的醫生。這個醫生,他接診過像埃納一樣的男人,不顧同事的反對繼續鉆研這類的案例,想為他們??進行變性手術。之前曾有人想嘗試,但第一場手術的早晨因為太害怕而逃跑了。埃納覺得自己是可以的,他太想成為一個真正的女人了,他也有勇氣面對手術的失敗,?於是他成為第一個真正進行變性手術的人。
第一輪手術很成功,但第二輪手術因莉莉的身體難以承受,細菌感染而亡。
生命的最後,能夠以女人的姿態死去,莉莉平靜又無憾,安然離開,留下格爾達和我們淚流滿面。
如今隨著醫療的發展,變性手術越來越成熟。有些人可以選擇通過變性手術改變身體,也有些會選擇性激素治療,或選擇衣著來表達。當然,也有人並不想通過激素或手術來重塑自己的身體,而會用其他的方式。
以前由於社會刻板的性別認知及法律政策的限制,跨性別者因其挑戰著傳統的性別認同觀念以及整個社會的接受程度,常常被誤解,面臨家人、朋友、社會等方面帶來的壓力,影響到其正常的生活、戀愛和事業發展。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跨性別並不屬於精神疾病 。跨性別是一種性別認同而已。除了傳統的“男性”“女性”這種二元劃分,還存在著許多非傳統性別身份的人群。隨著相關的科普,現在的我們開始對跨性別者少了一些偏見,多了一些的尊重和包容,一些公司在招聘時也不再沿用原來的“男,女”,而是“男,女,其他”。
隨著個人眼界的開拓、先進醫學技術的了解、經濟地位的提高,以及在認知上更加深入了解自己的喜好與需求,很多跨性別者也在努力對抗外界壓力,勇於做自己,接納自己的不同。當然,由於自我認同、出櫃、醫療等方面的困難,跨性別者也普遍經歷過焦慮、矛盾、痛苦等心理 。
下一篇,我們將結合《丹麥女孩》中莉莉、埃納與桑達爾▓的關系,講一講跨性別者與同性戀之間的區別,希望對LGBT群體多一些了解,多一些尊重和接納。
【本文為聽說吧心理咨詢原創文章,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
相關閱讀推薦:
聽說吧溫馨提醒,如您遇到婚姻感情等困境▓時,請及時與廣州婚姻心理咨詢 m.020xlx.com聯系,您的困擾有我們的專業幫助!
當您或孩子出現情緒、學習、行為、人際等心理問題,或你們的親子關系出現問題時,請及時與廣州兒童青少年心理咨詢wap.020xlx.com聯系,切勿延誤而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熱線:020-34385911、34371477, QQ937326707,微信:13316087099